close

被狗吠的人,不一定是賊;長鬍子的人,也不一定是藝術家!但是,一旦人有了偏見,就會把「人」給看「扁」、看「偏」囉!

生活中,有大多數人總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當一個人留給别人的第一印象總是最深刻的。一句問候,一聲祝福,舉手投足間就自然而然地帶出了自己給别人的印象。但也不是每個人留給别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好的。偏見是一種習慣性態度,如果一個人持有一種錯誤的看法,即使已經有證據證明這這種看法是錯誤的,仍然不願意改變自己的信念,那這個人就是有偏見了。當彼此交往的人不平等時,相互之間的反應大多是膚淺的、形式化的。因此雙方不但不能深入了解對方的特點,而且容易根據對方的外在方面做出一些刻板的判斷,而對社會地位低下者的判斷基本上都是不好的。另外,地位不平等的接觸,還使雙方的差異更為顯著。因此,使人們以平等的地位相互接觸是减少偏見的重要條件。

就在昨日,巷口小咖啡館有兩個女人,坐在同一張桌子喝咖啡。其中一位把雨傘靠在桌邊,另一個在喝完咖啡時,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。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:「喂!那是我的雨傘」。前面那位女人一臉尷尬道著歉,說是忘了自已没帶傘,一時誤拿。過了二十來分,看到這位女子手上拿了兩把傘往回走。 這時來到小咖啡館叫了外帶飲料,另一位女子(被拿錯傘那位)一直注視著那兩把雨傘,說著:「呦,我看妳今天的收穫還不錯嘛」 !拿傘的女子沒好氣的回說:「這是我剛上前面店裡買的」並白了她一眼。

人啊!很多事在判斷别人時常有一種傾向,就是把人概分為「好的」或「不好的」兩種。當一個人留给人的印象是「好的」時,人們就會對其言行舉止用「好的」角度去理解;反之,如果一個人被歸於「不好的」的印象時,那麼,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諸在他的身上。 生活中,就是有許多人在和人相處時,都慣於戴上一副「先入為主」的眼鏡,將他人放進一個「框框」中,再用這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,是好人、 是壞人,甚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,以致偏離事實真相。 

「偏見是無知的孩子」。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,「人」「扁」為偏,人一旦有了偏見,就會把「人」看「扁」、看「偏」了,這一點都不假。 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,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,既然如此,大家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,當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論斷。因為,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穿衣服時扣錯了第一顆扣子,難道這人就是愚蠢嗎?當然不是囉......

2-48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山貓的情感世界 的頭像
    山貓的情感世界

    山貓的真情世界.......

    山貓的情感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