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2  

在參與原民部落發展上,發現,部落一直存在著同樣單親的問題,以及中壯年人口流失的問題!如果只是想靠政府去提供長期的服務,那是不可能也不足夠的,因為政府相關部門(原委會或原民局)的工作深化度不夠;再其次,對原民孩子的培育也不夠(因為這些官員大部份雖為原民,但幾乎已平地化),更無短、中、長期的配套培育計畫可對原民部落孩子實施!亦因此,更無法確切掌握各地區部落發展的機會與需求到底在哪裡?更遑論要如何協助原民部落能夠走出自已的道路,這是挺讓人氣憤與可悲的。

這些年一些民間團體不餘遺力的默默協助部份原民部落,並創造了很多產業的機會,並依照部落的特性,做了各種不同的規劃。比如說,耳熟能詳的「司馬庫斯」已開發作為一個觀光景點後,至今證明是非常適合的!

位於新竹縣尖石鄉而同樣以巨木林群聞名遐邇的「鎮西堡」,由於它的部落是分散式的,較不適合作為觀光休閒的景點!因此應該把它導向做成一個人文生態的體驗中心。而且,因為部落之間相隔很近,所以一定要有不同的特色與規劃去發展。

然而我們都知道偏遠地區原民部落常常是經濟上的弱勢,需要高力度的經濟發展。但許多處於生態脆弱地區的原民部落,其發展經濟的努力,依賴大規模自然資源的開採,往往導致整體社會龐大的環境代價,因此陷入開發與保育的兩難。

因此,期盼在這新的一年裡,希望政府相關部門(原委會或原民局)能從結構性去做根本的改變,並積極協助各個原民部落塑造出自已的「人文創意」;而不是一昧的讓各原民部落都透過觀光來追求永續發展,且在過程中如何處理利益分配的問題,讓發展的果實能夠族人共享,同時避免在發展的努力中,產生搭便車的集體行動困境。另外當培育原民部落人才時,如果是缺乏產業基礎的,這樣的結構是無法達到部落的長遠發展;當各個原民部落真正產生價值後,才會有人才回流,原住民才會有自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貓的情感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